中秋佳節(jié)前夕,一則新聞上了熱搜,那就是在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中國出口至韓國的18批次月餅被通報,細究其中緣由,原來是因為這些月餅中的防腐劑脫氫乙酸鈉或者是酸梨山鉀含量超標。這不僅涉及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更牽動了國內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神經
一、什么是脫氫乙酸鈉
脫氫乙酸鈉是苯甲酸鈉、尼泊金、山梨酸鉀之后又一代新的食品防腐保鮮劑,對霉菌、酵母菌、細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廣泛應用與飲料、食品、飼料的加工業(yè),可延長存放期,避免霉變損失。其作用機理是有效滲透到細胞體內,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從而達到防腐防霉保鮮保濕等作用。
二、脫氫乙酸鈉的應用
脫氫乙酸鈉耐光耐熱效果好,而且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不會分解和隨水蒸氣蒸發(fā),在食品中使用也不產生不正常的異味,所以近年來脫氫醋酸鈉普遍受到食品企業(yè)的歡迎,常用于面包、糕點、湯料、果醬、餡料等食物中,但長期攝入脫氫乙酸鈉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潛在風險。
三、國內外對于脫氫乙酸鈉的使用規(guī)定
在中國,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在月餅中的最大使用量為0.5g/kg。然而,韓國則禁止在淀粉類食品中添加脫氫乙酸鈉。這種差異導致了即便在國內檢測合格的月餅,在出口到韓國時也可能因不符合當地的食品安全標準而被判定為不合格。
據查,脫氫乙酸鈉在韓國禁止使用的時間是2020年6月1日,并非一直禁用。與之相對應的,倒是日本與美國對于脫氫乙酸鈉在食品中的應用更為謹慎,沒有查到允許使用的相關規(guī)定。
此外,歐盟于2015年就對脫氫乙酸鈉的安全性進行了重新評估,并在隨后幾年中逐步限制其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我國也于今年早些時間發(fā)布了新的添加劑執(zhí)行標準,新規(guī)顯示:從2025年2月8日起,脫氫乙酸鈉不再被允許用于面包,糕點,果蔬汁等食品添加。
END
河南金測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檢測、認證、校準、審核及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第三方檢測機構,位于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qū)清華園路西、天元路南藝茂國際倉D1棟四、五、六層。公司業(yè)務范圍包括食品檢測、水質檢測、甲醛檢測和化妝品檢測等。實驗室擁有CMA及CATL等檢測資質,專注于食品檢測。